最近閱到 blog 友們談及自己的前英文名來頭,覺得很有趣,也不禁想起自己曾經換了多個英文名字。其實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其意思,而每一個人小時候為自己取某一個英文名字,當然也有其理由。
據聞許多人都是在讀中一的時候,因為英文老師要求在堂上全說英語,當然連呼叫同學的名字也不能說廣東話,所以同學們才替自己取一個英文名字。而我呢?如果大家以為我也是在讀中一時才有英文名的話便大錯特錯了,我才比大部分人搶先一步呢!
其實我早在讀小六的時候,便有了第一個英文名字 - Catherine。那時我的小六女同學們似乎比外面的女孩都早熟,她們許多都早已擁有各自的英文名字,不是父母為她們取,便是在她們領洗時取的。加上臨別在即,每人都交換寫紀念冊,不知為何每位女同學都簽上自己的英文名字,似乎都為升中後的生活作出準備。而我,由小到大都不甘後人,所以當我的紀念冊看見第一個女同學的英文名時,我便第一時間拿出《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》,翻開「常見英文名字」那頁,看見 Catherine 這個名字頗難讀、頗特別,所以便取了這個名字。
改了英文名後,當然要在同學們的紀念冊上「大肆宣傳」一下啦,在寫完一些行貨勉勵說話後,總是不忘加上自己的英文名字 - Catherine。
之後我班的女同學們陸陸續續地取了英文名字,如 Joyce、Shirley、Carol、Kitty、Chloe、Jacqueline、Eliza、Elizabeth、Alice、Clara、Cynthia、Florence、Rain、Daffodil......無想過我的女同學們當時年紀輕輕,她們的英文名字也相當有水準呢。我們在課堂以外也直呼彼此的英文名字,沒有英文名的更被視為「老土」!
至於為什麼後來我叫依莎佩兒?而不再叫 Catherine?請看下回分解。
mysinablog 友的英文名由來︰
Hello, 阿 John ! (小害)
Goodbye, 阿 John. (小害)
不是快樂王子的哈姆雷特 (小害)
媽媽和英文名的小故事 (逸居、閒想)
留言列表